黑跗斑眼蚜蝇

Eristalinus quinquelineatus   Fabricius
   

  213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雄性 头顶亮黑色,具黑色毛,并混有黄色毛;额黑色,密覆灰白色或黄白色粉被和银色光泽,额在触角基部上方具三角形亮黑斑,额毛大部分黄白色,长而密,后部混有黑色毛;颜除中突及2细狭侧条外,密覆淡灰色或灰黄色粉被及黄色毛,颜下部两侧亮黑色狭。复眼红黄色或黄棕色,具黑褐色圆形小斑,有时斑相连;眼毛短,褐色,仅上部明显;两眼连线为头顶三角长的2倍。触角红黄色,基部2节及第3节背侧黑褐色;芒黄棕色,光亮。中胸背板亮黑色,稍带铜色光泽,具5条黄灰色纵条,中间3条细狭,外侧2条较宽,背板被毛灰黄色;侧板黑色,大部覆灰色粉被及灰黄色绵毛;小盾片棕黄色或棕褐色,毛灰黄色。腹部短于头、胸之和,基部3节两侧红黄色,中部暗灰色至暗黑色;第2背板红黄色侧斑大,近方形,几乎占整个背板,斑两侧略具光泽,背板中部具近“I” 字形黑斑,该斑达前、后缘;第3背板斑纹与前者相近,但稍小,暗黑色前缘缺如,亮黑色后缘较前节宽,黄斑除中部外光亮;第4背板前半部暗黑色,后半部亮黑色,且具铜色光泽;第3、4背板各具稍呈弓形的淡色粉被斑;尾节亮黑色或古铜色。足黑色,具光泽;前、中足胫节基半部、后足胫节基部1/4-1/3黄色或棕黄色;跗节黑色,中足基跗节基部黄色,后足基跗节基部略带棕红色。翅黄色,透明。腋瓣与平衡棒黄色。
雌性 额两侧近乎平行,密覆灰黄色粉被,中部正中具卵圆形暗斑。腹部较雄性狭,第2背板黄斑较小,第2-5背板大部暗黑色,仅前侧及宽的后缘亮黑色,各节具灰黄色粉被横带,第1条横带中间断裂,位于背板中部,第2-4条横带近背板前缘。

大小
国外分布

原苏联,伊朗,阿富汗;欧洲,非洲。

国内分布

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、香港。

标本信息

共检查19号标本:
福建(漳州,1963.VII.30, 1个)、广东(西沙, 1974.XII.23, 1 个;湛江,1个;广州,1983.X.18, 1个)、广西(桂林,1935.VIII.19, 1个;桂林雁山,200m,1963VI.5, 2个,1952.VIII.6-IX.17, 4个;良丰,1951.IX.25-1952.III.30, 2个)、海南(1934.XI.28, 1个)、四
川(丰都,170m,1994.X.4, 3个、万县,1200m,1994.V.28, 1个)、香港(1932.XII.3, 1个)。